摘要:
目的对比钆特醇及Gd-DTPA在1.5及3.0 T MR下的增强效果,比较两者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只CDF Fisher 344雄性大鼠,采用经皮导管脑内接种胶质瘤细胞,培育1周,制作鼠脑胶质瘤模型。将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2、10、10、10只,进行1.5及3.0 T MR下注射钆特醇及Gd-DTPA增强效果对比、注射钆特醇在1.5及3.0 T两种场强下增强效果对比、1.5 T MR下使用标准剂量钆特醇与3.0 T下使用半剂量增强效果对比。两次扫描间隔24 h。选取注射对比剂前及注射后第1、3、5、7、9分钟时间点的T1加权图像,利用影像工作站分析计算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对比增强比(contrast enhancement,CE),所得数据选用Student配对双尾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 T MR下,注射Gd-DTPA后各时间点图像SNR、CNR和CE平均值分别为54.4±3.2、17.0±3.3、20.8±3.4;注射钆特醇后各值分别为53.2±3.2、17.2±3.1、20.8±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7、0.403、0.076,P值均)0.05)。3.0 T MR下,注射Gd-DTPA后各时间点图像SNR、CNR和CE平均值分别为94.8±7.1、38.0±6.0、45.0±6.3;注射钆特醇后各值分别为95.5±2.9、37.2±2.7、45.6±2.8,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03、0.573、0.357,P值均)0.05)。注射钆特醇在1.5 T MR下增强扫描后各时间点图像SNR、CNR和CE平均值分别为51.9±3.0、15.6 ±3.0、18.6±3.0;在3.0 T MR下图像各值分别为86.1±4.9、27.4±5.0、37.3±5.3,均高于1.5 T MRI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227、11.977、17.106,P值均(0.05)。1.5 T MR下注射标准剂量钆特醇增强扫描后,各时间点图像SNR、CNR和CE平均值分别为53.8±1.6、17.7±1.7、20.3±1.6;3.0 T MR下注射半剂量钆特醇增强图像各值分别为72.2±2.4、15.4±2.4、21.1±2.4,两者SNR、CNR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503、5.137,P值均(0.05),而两者CE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3,P)0.05)。结论利用鼠脑胶质瘤模型,在1.5及3.0 T MR下注射钆特醇和Gd-DTPA行增强扫描,两者增强效果无明显差异;3.0 T MR下注射钆特醇行增强扫描,效果明显优于在1.5 T条件下使用;3.0 T MR下使用半剂量钆特醇与在1.5 T下使用标准剂量增强效果相仿,同样能取得满意的增强效果。因此,使用钆特醇可在保证增强效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MRI对比剂的风险,增加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