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先天性巨结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f animal models in Hirschsprung 's disease
105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综述
作者:
蒙信尧[1]
*
;
焦春雷[1]
;
颛孙迪迪[1]
;
冯杰雄[1]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小儿外科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40(07):656-660.
DOI:
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9.07.016
ISSN:
0253-3006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肠神经系统
无神经节细胞症
动物模型
斑马鱼
摘要: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由于肠神经嵴细胞迁移失败引起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障碍疾病。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病率约为1∶5 000;在消化道先天性畸形疾病中,发病率位居第二。在先天性巨结肠的相关研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及目的采用不同的动物模型进行发病机制与治疗效果等的研究。目前常用于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的动物模型有大鼠模型、小鼠模型、斑马鱼模型以及其他模型(如鸡)等。本文就先天性巨结肠研究国内外常用的动物模型进行介绍。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4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E0203900)%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81205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81270441)%Key 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ject(2016YFE0203900)%Shenzhen Municipal Sanming Healthcare Engineering Project(SZSM201812055)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蒙信尧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蒙信尧,焦春雷,颛孙迪迪,等.先天性巨结肠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9,40(07):656-660.
相关文献
[1]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
[2]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热点讨论
[3]肠神经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4]基于"肛肠平衡"原则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肠功能不良的研究
[5]SD大鼠巨结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6]小儿巨结肠同源病中的结肠解剖畸形与肠神经系统病变
[7]小儿巨结肠同源病中的结肠解剖畸形与肠神经系统病变
[8]钡灌肠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及明确肠管病变范围中的应用价值
[9]Benzophenone-3 induced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enteric nervous system in zebrafish through MAPK/ERK signaling pathway
[10]斑马鱼Gfi-1基因结构和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