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SD大鼠巨结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Identifi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prague-Dawlay Rat's Model with Experimental Congenital Megacol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苯扎氯铵 动物模型 大鼠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巨结肠实验动物模型,为临床开展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体质量为(200±15)g的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用5 mL·L-1的苯扎氯铵(BAC)经肛门处理大鼠结肠45 min,对照组用9 g·L-1盐水.并分别于术后1、2、4、8周行大体观察,进行结肠测压,取处理段结肠行HE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免疫荧光染色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AchE、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素-3(NT-3)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1周,实验组大鼠逐渐出现腹胀,进食及排便减少.结肠测压显示反射性收缩消失,解剖发现处理段肠管痉挛狭窄,上端肠管肠内容物潴留;组织学检查显示处理段肠管肠神经节细胞消失,且RT-PCR也证明AchE、GDNF、NT-3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经肛门应用5 mL·L-1BAC的方法成功建立了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大鼠实验模型,且该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深入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模型基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