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重症监护室侵袭性酵母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变迁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invasive yeast strains in 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 from 2010 to 2014: changing pattern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azoles susceptibili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5]解放军总医院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7]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江苏省人民医院 [1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1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18]辽宁省人民医院 [19]福建省立医院 [2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23]南京军区总医院 [2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5]山东省立医院 [26]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27]广东省人民医院 [28]浙江省人民医院 [29]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3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3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34]丽水市中心医院 [35]江西省人民医院 [36]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37]青岛市市立医院 [38]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9]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宁波市第二医院 [4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4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侵袭性酵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重症监护室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 62所监测中心重症监护室(ICU)侵袭性酵母的现状,了解我国侵袭性酵母分布的特征及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各所监测中心初步鉴定的菌株,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分子测序技术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再进行唑类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2010-2014年,62所监测中心ICU共检出侵袭性酵母2 863株,其中以念珠菌属最多,计2 771株.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50.8%,1 453/2863),无菌体液标本(49.2%,1 410/2863);其中,50.7%(1 404/2 771)的念珠菌属分离自血液标本.5年间,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十分敏感,敏感率>99.0%;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均从12.2%升至23.1%(P<0.01);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也显著升高,从14.7%升至27.7% (P<0.01).非念珠菌属中,新型隐球菌复合体对伏立康唑全部敏感,从2013年开始出现对氟康唑耐药菌;其他酵母对两种唑类药物耐药率整体较高,分别为43.6%和32.7%.菌株复核鉴定的正确率为86.2%(2 467/2 863).结论 ICU中侵袭性酵母分离株中以念珠菌属为主,主要分离自血液,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其抗菌作用非常显著;而非白念珠菌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交叉耐药的出现,临床需要加以重视.

基金:

基金编号: 8 1 5 7 2 0 5 7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