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2012年度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yeast infections in 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CHIF-NET)in 2012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30 [2]“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 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3]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4]四川大学华 西医院,成都 610041 [5]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6]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协和医院,福州 350001 [7]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036 [8]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 [9]北 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34 [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 4300030 [11]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 属 第 一 医 院,杭 州 310003 [12]杭 州 邵 逸 夫 医 院,杭 州 310016 [13]浙 江 省 人 民 医 院,杭 州 310014 [1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 410008 [15]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16]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01 [17]宁 夏 医 科 大 学 总 医 院,银 川 750001 [18]山 东 省 立 医 院,济 南 250021 [19]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120 [20]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 110000 [2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沈阳 110001 [2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 [2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 医院,哈尔滨 150001 [2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 310052]
出处:
ISSN: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分布特征 氟康唑 伏立康唑

摘要:
目的目前我国侵袭性酵母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 CHIF-NET)2012年流行病学数据。方法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的22家三级医院,共收集到1619株念珠菌。研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ITS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K-B)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结果本研究标本类型中来自于外周血液标本的菌株626株,占38.67%,来自其他部位(包括腹水、脓肿、静脉导管、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胆汁、胸水、组织、关节积液和胃液)标本993株,占61.33%,其中分离自腹水的菌株354株占21.87%,分离自脓肿的菌株159株占9.82%,分离自其余标本类型的菌株数量较少((8%)。1619株念珠菌分离自除血液以外其他部位的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491株占49.4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64株占16.52%),其余种数量较少((11%)。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患者中男性1006株占62.1%,女性612株占37.8%,年龄范围0~94岁,其中≥65岁患者498株占30.76%。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绝大部分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敏感[耐药率(R)(1%],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R(6%)及热带念珠菌(R(7%)。另外,不同念珠菌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有分布差异。结论中国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部位、地域、年龄等,故仍需持续监测。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30 [2]“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 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30 [2]“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 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