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与灌注的关系

Evalua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myocardial function and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by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造影剂 肥厚型心肌病

摘要: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同时应用心肌超声造影观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灌注改变,并探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与灌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5例)和健康对照组(17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各节段二维应变值。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进行心肌超声造影检查后对3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20例愿意行造影检查者行心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系统自动给出心肌造影强度定量分析拟合指数函数Y=A(1-e-Kt)中的A值、K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的总体纵向应变值、总体圆周应变值和总体径向应变值(23.48±1.86,24.22±3.95,41.05±10.28)均较健康对照组(15.76±3.63,20.03±4.24,30.83±11.28)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5、-3.167、-2.913,P均(0.01);总体圆周应变绝对值和A值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10,t=3.079,P(0.01);总体纵向应变绝对值与K值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469,t=-2.252,P(0.05);总体圆周应变绝对值与K值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50,t=-2.632,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与灌注损伤有关,心肌超声造影检查是研究和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可靠、有效的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