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疾病
136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杨丽[1]
*
;
曹燕[1]
;
杨长青[1]
;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65
出处:
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9(5):308-312.
DOI:
10.3969/j.issn.1673-6087.2014.05.003
ISSN:
1673-6087
关键词:
胆汁淤积
发病机制
胆汁淤积性疾病
摘要: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重要消化液,在非消化期间由肝脏生成后储存于胆囊中,在消化期间则由肝脏和胆囊直接排人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中含有多种成分,如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可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促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大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而当胆汁分泌异常和(或)排出障碍时,就会使胆汁淤积,并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对于胆汁淤积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作一简要阐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370559)%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编号:12431901002)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杨丽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丽,曹燕,杨长青.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及相关疾病[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9(5):308-312.
相关文献
[1]Novel Mutations in the 3β-hydroxy-A5-C27-steroid Dehydrogenase Gene (HSD3B7)in a Patient with Neonatal Cholestasis
[2]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新进展
[3]胆汁淤积的治疗
[4]microRNAs在胆汁淤积中的作用
[5]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6]婴儿胆汁淤积症1106例临床分析
[7]高频超声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8]脓毒症早期胆汁淤积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9]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
[10]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3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