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68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综述
作者:
邹爱玲[1]
*
;
曹育春[2]
;
单位:
[1]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05):322-324.
DOI:
10.3969/j.issn.1672-0709.2016.05.028
ISSN:
1672-0709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淀粉样蛋白
发病机制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指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真皮内,而无不累及其他内脏的一类慢性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损害和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近年来,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迄今为止,尚无疗效确切或根治的方法。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有望为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现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简要综述。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邹爱玲
第一作者单位:
[1]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邹爱玲,曹育春.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05):322-324.
相关文献
[1]CK5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中表达的病理意义
[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3]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铁代谢紊乱
[4]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有效治疗2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的报道
[5]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互为发病风险的机制探讨
[6]β-淀粉样蛋白对BV2小胶质细胞促炎作用的研究
[7]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抗痴呆作用研究
[8]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清除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9]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APP和tau蛋白表达影响
[10]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β斑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