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小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动脉损伤的原因分析

Causes of bleeding due to arterial injury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clithotom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术后动脉损伤率 超选择肾动脉介入栓塞术 精准穿刺

摘要:
目的探讨小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中动脉损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2 980例行B超引导下mPCNL的肾结石和梗阻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853例,女1 127例。年龄(45.7±24.1)岁,范围17~76岁。结石大小(2.62±1.08)cm,范围1.5~4.2 cm。肾结石2 47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502例。肾积水程度:轻度727例,中度1 971例,重度282例。480例合并尿路感染,术前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103例合并肾积脓或急性肾衰,术前行肾造瘘或双J管引流。63例既往有心脑血管支架植入病史,术前停用抗凝药,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替代治疗1周。214例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糖控制平稳。本研究2 980例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肾盏穿刺2 535例,肾盂穿刺445例。穿刺成功后,将通道扩张为F16~22。肾盏穿刺中F16~18通道1 446例,F20~22通道1 089例;肾盂穿刺中F16~18通道253例,F20~22通道192例。单通道穿刺2 653例,多通道穿刺327例。结果术后出血117例,88例止血成功,29例肾造瘘管引流液为鲜红色,考虑为动脉损伤出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DSA检查示20例为急性动脉损伤、5例为假性动脉瘤、4例为动静脉瘘,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后29例均治愈出院。肾盏穿刺和肾盂穿刺的动脉损伤率分别为0.39%(10/2 535)和4.27%(19/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位置位于肾下盏、肾中盏、肾上盏的动脉损伤率分别为0.38%(1/267)、0.40%(6/1 516)、0.40%(3/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盏穿刺中F16~18通道和F20~22通道动脉损伤率分别为0.35%(5/1446)和0.46%(5/1 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穿刺中F16~18通道和F20~22通道动脉损伤率分别为1.98%(5/253)和7.29%(1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通道和多通道的动脉损伤率分别为0.94%(25/2653)和1.22%(4/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PCNL中,多通道、肾盏穿刺、肾盏通道大小、肾盏穿刺部位均不是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肾盂穿刺及肾盂通道大小是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