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30
外科学系
泌尿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武汉 430030
综合医疗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2型糖尿病
尿流动力学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61名BPH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2DM病程将患者分为T2DM病程≤5年组(短病程组)和病程>5年组(长病程组);根据T2DM的初始发病年龄分为≤60岁(中年发病组)和>60岁组(老年发病组),探讨各亚组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FDV)、强烈尿感容量(SDV)、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残余尿量(PVR)和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结果 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在IPSS[(23.0±3.3)分vs(25.1±2.5)分]、FDV[(182.0±68.7)mlvs(225.6±45.3)ml]、SDV[(320.9±78.2)mlvs(387.2±69.6)ml]和PVR[(98.3±64.3)mlvs(176.3±123.0)ml]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PV、Qmax、PdetQmax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病程组逼尿肌收缩无力发生率高于短病程组(P=0.017),膀胱感觉减退与膀胱稳定性下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对T2DM发病年龄分组的分析发现,T2DM中年发病组年龄小于老年发病组[(63.2±5.9)岁vs(72.3±6.6)岁]、IPSS大于老年发病组[(25.3±2.4)分vs(23.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发病和老年发病组在PV、Qmax、FDV、SDV、PdetQmax、PVR、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上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2DM病程延长存在加重BPH病情的风险,且T2DM中年发病人群风险更大,此类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正常与平稳,重视BPH患者的长期随访,必要时行积极的干预措施。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备,张安,陈园.2型糖尿病病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探讨[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24,16(0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