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彭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四川 彭州 6119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0
药学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彭州 611934
[4]邛崃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 服务中心药剂科,四川 邛崃 611530
[5]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循证药学中心,成都 610041
[6]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成都 61004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胺碘酮
失明
FAERS
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综合标准法
摘要:
目的 基于FAERS对胺碘酮相关失明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进行信号挖掘,探索相关失明ADE的发生特点以及胺碘酮与相关失明ADE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FAERS 2016年第1季度—2021年第4季度共24个季度的胺碘酮相关失明ADE报告数据,利用报告比值比法和综合标准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效信号后,再利用MedDRA规范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结果 获得胺碘酮报告数39 166个,胺碘酮相关失明ADE报告503个,其中失明、单侧盲、黑朦、一过性黑朦4个首选语运用2种方法均提示生成可疑信号。在503份患者报告中,男性所占比例(64.41%)高于女性(31.22%),在已知年龄的患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65岁(6.16%)。报告人员以律师和消费者为主90.46%,医务人员占比较低;除给药途径未知的患者,其余所有患者给药途径为口服(66.80%)。胺碘酮相关失明ADE的中位发病时间为692 d(四分位间距422.5~1 045.75 d);占比最高的患者结局为其他严重的医疗事件,报告病例279例(55.47%),患者结局为死亡的报告病例73例(14.51%),居第3位。结论 需重视胺碘酮的失明风险,重点关注男性、>65岁老人、给药途径为口服的患者,加强用药前的眼科评估及用药中、用药后的眼部监测,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防止相关失明ADE的发生。
基金:
成都市医学科研课题项目(2022480,2022236,2020106);;四川医院管理和发展研究中心项目(SCYG2022-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彭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四川 彭州 611930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5]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循证药学中心,成都 610041
[6]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成都 61004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艳鑫,董长江,邹剑,等.基于faers的胺碘酮相关失明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3,40(7):95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