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武汉 430030
超声影像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杭州 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
血管后相
分化程度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血管后相对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因肝脏占位性病灶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术前1周内接受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的11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绘制感兴趣区域在超声造影动脉相及血管后相的时间-强度曲线,获取各定量参数数值,评价各定量参数鉴别两组病灶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截断值。结果:115例患者的117个病灶纳入本研究,其中高分化组70个病灶、低分化组47个病灶。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病灶在动脉相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和峰值强度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血管后相(12 min),高分化组病灶增强强度绝对值、强度比及强度差低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病灶增强强度绝对值<56.117 dB、强度比<1.212、强度差<9.184 dB鉴别HCC病灶为高分化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9%和80.0%,87.2%和77.1%、89.4%和75.7%。
结论:超声造影血管后相的定量分析有助于鉴别HCC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莘俊颐,吴玲玲,周萍萍,等.超声造影血管后相定量分析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31(11):96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