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人群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及参考区间建立规范化流程专家共识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
执笔作者单位: [1]美国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参考区间 专家共识

摘要:
肺癌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其在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价值。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单一的肺癌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效果不理想,而联合检测则提高了标志物的诊断能力,且与病理组织类型的一致性较好。其中,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 fragment 19,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虽然缺乏组织特异性,但可提高对SCLC和腺癌的检测灵敏度。肺癌血清标志物与低剂量CT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此外,参考区间是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规范化参考区间的建立是保证参考区间可靠性的重要步骤。本共识就肺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包括各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式、结果解读以及建立肺癌血清标志物参考区间的规范化流程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专家组成员:
王书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邢金良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黄华艺 (美国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 王书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王树滨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邢金良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刚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李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袁响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李荣[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通讯作者:
王书奎 (sk_wang@njmu.edu.cn)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