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原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141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指南
团体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生理学组
中国神经科学 学会神经退行性疾病分会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
执笔作者:
肖勤[1]
唐北沙[2]
冯涛[3]
李殿友[4]
周海燕[5]
张宇清[6]
孟凡刚[7]
邬剑军[8]
执笔作者单位: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6]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7]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8]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刊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ISSN:
1001-2346
年份:
2021
卷:
37
期:
12
页码:
1192-1199
关键词:
电刺激术
原发性震颤
专家共识
摘要: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 也称特发性震颤, 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的动作性震颤, 可伴或不伴头部、口面部、声音或下肢震颤[1,2]。ET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振荡是ET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3]。目前, ET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语种:
中文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蔡晓东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蔡晓杰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 院神经内科)
陈海波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陈蕾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
陈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陈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神经外科)
薛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神经外科)
本院专家组成员:
陈伟[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神经外科)
薛峥[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
陈生弟
(chensd@rjh.com.cn)
陈海波
(chenhbneuro@263.net)
张建国
(chenhbneuro@263.net)
孙伯民
(zjguo73@126.com)
王丽娟
(wljgd68@163.com)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肖勤,唐北沙,冯涛,等.原发性震颤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1,37(12):119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