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上海 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Slc4a11基因
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自噬
摘要:
目的 探讨Slc4a11缺失在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congenital hereditary endothelial dystrophy,CHE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信号通路的潜在调控关系.方法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和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KO)为实验对象,通过Western印迹法、RT-qPCR、茜素红染色、H-E染色、透射电镜评估KO小鼠角膜表型特征的变化.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RT-qPCR检测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p62在角膜内皮的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小鼠角膜内皮细胞自噬情况.结果 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角膜显示与CHED相似的表型特征,包括角膜厚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后弹力层增厚;角膜内皮空泡形成.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6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小鼠角膜内皮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多于WT小鼠.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角膜显示CHED特征的表型.同时Slc4a11缺失通过增强自噬信号通路参与CHED的发病机制.
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验动物研究领域项目(201409006500);同济大学2019 年重点领域学科交叉重大项目(1502215000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上海 20006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邱颖萍,牛国桢,刘春雨,等.Slc4a11基因缺失在CHED发病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2(6):7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