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与气流受限等症状除在有害颗粒或气体中明显暴露引发的肺泡异常外,还多与由此产生的气道问题存在关联,该类疾病具有可预防性、多见性[1].慢阻肺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由于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气流受限,致使肺功能不断受损,既降低了患者的劳动能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2015年,各国慢阻肺成年患者总数达1.75亿,因此丧失生命的患者共320万人[2].据估测,慢阻肺在2020年的死亡率位列世界前三,疾病负担位列世界前五[3].中国肺健康横断面调查显示,全国约有9900万慢阻肺患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