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HIV阴性宿主肺隐球菌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HIV-negative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n Chin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853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510120 [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科 325000 [4]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50008 [5]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 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25 [6]福建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州 350001 [7]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02 [8]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 [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科,杭州 310003 [1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64000 [11]江西 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6 [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 重症医学科,武汉 430030 [1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40 [1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00020 [15]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 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济南 250021 [16]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春 130041 [17]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330006 [1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 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00191 [1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阳 110001 [2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石家庄 050000 [21]贵州省人民医 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贵阳 550002 [22]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呼吸学科肺隐球菌病的诊疗现状,完善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涂片培养、抗原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在22家参研单位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室筛检肺隐球菌病,连续纳入研究期间收治的所有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病例,采集并分析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肺隐球菌病患者457例,其中播散性感染占3.28%(15/457),病死率0.88%(4/457),主要的诊断依据为组织标本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74.40%,340/457)和隐球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结果(37.64%,172/457)。肺隐球菌病占同时期呼吸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2.04‰(457/223 748),华南地区、华东地区该比例最高;70.24%(321/457)的患者不合并任何基础疾病,87.75%(401/457)的患者无已知免疫缺陷;咳嗽、咳痰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5.16%(115/457)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影像表现方面,肺内多发病变多于孤立病变,胸膜下病变多于肺门周围或内中带病变,形态上则以直径1~5 cm的中等大小结节和直径3 mm~1 cm的小结节最为常见。血清隐球菌抗原的敏感率为71.99%(203/282), 抗原阳性患者在基础免疫状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感染类型等方面均有别于抗原阴性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相关炎症指标水平、影像学特点、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别于非免疫缺陷患者。结论我国HIV阴性肺隐球菌病多数无合并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总体预后良好,但临床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和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85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