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 认领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刊名:
ISSN: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摘要: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有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血小板输注,因而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CIT的主要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rhIL-11是最早上市的血小板生成细胞因子。IL-11已被证实对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效。rhTPO是c-Mpl配体的一种重组形式,是全长糖化的TPO。rhTPO对化疗前和化疗后血小板增加均有效,能够在中度骨髓抑制方案后促进血小板恢复,并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近年来,rhTPO在CIT治疗中的应用改变了CIT的诊疗方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IT共识专家委员会根据CIT的诊疗情况制订了《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专家委员会根据近期文献及临床研究更新为《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旨在为中国肿瘤学医师提供更合理的诊疗方案来帮助CIT患者维持正常血小板计数。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赫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 胡冰 (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 胡春宏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 黄诚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黄慧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焦顺昌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 李晓玲 (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李哗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梁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科) 林桐榆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刘基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刘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刘天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 刘文超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科) 刘晓晴 (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肿瘤科)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陆舜 (上海市朐科医院肿瘤科) 卢铀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科) 马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马学真 (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马智勇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 秦叔逵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 沈志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石远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汤致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王华庆 (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王健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 王沽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王杰军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 王琳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 王雅杰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肿瘤科) 王哲海 (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吴一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徐建明 (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肿瘤科) 杨衿记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姚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于世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张军一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肿瘤中心) 张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张艳华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药剂科) 张沂平 (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张越 (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周彩存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朱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
本院专家组成员:
于世英[3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通讯作者:
马军 (majun0322@126.com )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