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临床适用标准中国专家共识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clinical appropriate use criteria of non-invasive cardiovascular imaging modaliti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单位: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刊名:
年份:
卷:
期:
页码: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压力 核医学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精准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心脏解剖、功能和组织学,而且在疾病的诊断、预后和危险分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指导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在综合考虑各个影像学技术的诊断价值、效价比、安全性和国内普及性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共识。共识的第1部分简要介绍了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概况,第2部分就冠心病、心肌病、大血管疾病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各种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和推荐。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卓越:梯队期刊 ◇中华系列

专家组成员:
陈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陈秀玉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成官迅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方理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方纬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方跃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傅国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干岭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葛英辉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郭应坤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兰晓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李航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李剑明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李睿 (川北保学院附属医院) 李小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敏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刘士远 (刘士远(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陆敏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吕秀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马礼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逢坤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彭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钱菊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邱建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饶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沈建颖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沈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舒先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孙志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田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汪芳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斌 (北部战区总医院) 王敬萍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王锡明 (山东省立医院) 王新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跃涛 (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吴连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夏黎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谢明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徐晓东 (池州市人民医院) 徐怡 (江苏省人民医院) 杨敏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姚桂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杨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叶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尹立雪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张佳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张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晓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赵世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郑海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周微微 (北部战区总医院) 朱天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院专家组成员:
夏黎明[3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通讯作者:
赵世华 (cjr.zhaoshihua@vip.163.com)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