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PT、DD和PL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及基于SIC积分系统指导抗凝治疗的价值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脓毒症 D-二聚体 抗凝 预后

摘要: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并探讨基于脓毒症诱导凝血病(SIC)积分系统指导抗凝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月11日序贯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为COVID-19且满足重症标准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重症时PT、DD、PLT、SIC积分以及确认重症后48 h内是否启动长期抗凝等资料,观察终点为28 d生存或死亡事件。依据28 d生存或死亡事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依据确认重症时是否符合SIC,分为SIC组与非SIC组。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PT、DD、PLT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PT、DD、PLT对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的影响及预测能力;分析比较SIC组与非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对28 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死亡组PT较生存组长[15.1(14.2, 16.6)s比14.3(13.6, 15.1)s Z=-5.922,P(0.001],死亡组DD较生存组高[4.52(1.37, 21.0)μg/ml比1.42 (0.77, 3.66)μg/ml,Z=-6.206,P(0.001],死亡组PLT较生存组低[165(120, 226)×109/L比218(157, 281)×109/L, Z=-5.17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14.5 s、DD)3.0 μg/ml、PLT(125×109/L均为COVID-19重症患者在校正年龄、性别、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后28 d死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2.697(1.735~4.195)、2.929(1.880~4.562)和2.632(1.549~4.470),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T、DD、PLT对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0.685和0.659,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729;(2)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40.0%比66.1%,χ2=5.417,P=0.020),而非SIC组中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较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0%比23.9%,χ2=0.713,P=0.398);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抗凝治疗为SIC组在校正年龄、性别、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后28 d死亡事件独立保护因素(OR=0.304,95%CI0.115~0.802,P=0.016)。结论 PT)14.5 s、DD)3.0 μg/ml、PLT(125*109/L均为COVID-19重症患者28 d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SIC积分系统指导下的抗凝治疗可能有益于改善COVID-19重症患者特定人群28 d病死率。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