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屈光参差儿童的斜视、弱视特征及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方法 收集141例屈光参差儿童和30例正视眼儿童资料,对其视力、屈光度、斜视度、远立体视、近立体视Titmus及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屈光参差组较正常对照组斜视发生率更高(P<0.05).近视性屈光参差较其他类型的屈光参差更易伴发外斜视.当屈光参差≥1.00 D时,斜视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即有明显升高(P<0.05).②远视性和混合性屈光参差较近视性和散光性屈光参差更易发生弱视.当屈光参差≥2.00 D时,弱视比例明显升高(P<0.05),屈光参差越重,弱视比例越大.③当屈光参差≥1.00 D时,远立体视和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下降,而近立体视Titmus无统计学差异.当屈光参差≥2.00 D时,近立体视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屈光参差越重,立体视损害越明显;对远立体视而言,近视性与远视性屈光参差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混合性和远视性屈光参差较近视性和散光性屈光参差对近立体视影响更大.④屈光参差合并斜视组与非斜视组比较,远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近立体视及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无统计学差异.屈光参差合并弱视组与非弱视组比较,3种立体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屈光参差具有不同的临床斜视、弱视特征.在3种立体视检查方法中,远立体视和随机点静态0阶立体视较近立体视更敏感,更能及时反映精细立体视的受损.屈光参差患者中,弱视与屈光参差可相互叠加,较合并斜视对立体视的破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