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Pubmed体系:
Journal Article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论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骨科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7):2132-2137.
ISSN:
0376-2491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Wiltse入路
微创手术
矢状面失平衡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接受OLIF联合后路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的27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1~68(54±11)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的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临床疗效;并同期行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和评估脊柱侧凸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与LL差值(PI-LL)、矢状面垂直轴(SVA)等改变情况。手术前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52(30±5)个月。手术时间为(235±33) min,术中出血量为(433±62) ml。腰痛和腿痛VAS及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8±1.4)分、(7.3±1.4)分和71%±1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1±1.2)分、(1.0±0.9)分和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15.302、139.855、291.198,均
P<0.05)。腰椎侧凸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8°±8°下降至末次随访的9°±4°(
F=66.352,
P<0.05)。LL由术前的20°±11°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33°±7°(
F=17.678,
P<0.05)。PT、PI-LL及SVA也分别下降显著,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211、23.809、53.372,均
P<0.05)。本组未出现严重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OLIF联合Wiltse入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轻中度矢状面失平衡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满意,其创伤较小、并发症少,能较好地矫正冠状面及矢状面畸形及失平衡情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21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110130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81472133)%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2016YFB1101300)
PubmedID:
32689755
第一作者:
方忠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李锋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方忠,徐勇,高放,等.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方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7):2132-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