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病灶雌、孕激素受体及微血管变化的影响

Effect of Mifepristone on Estrogen and Progestin Receptors and MVC Variation of Adenomy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天津市东丽医院产科 [2]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子宫疾病 米非司酮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 雌激素 孕酮 毛细血管

摘要: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后异位病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微血管计数(MVC)和面积的变化。方法:58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28例术前按要求服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为A组;30例术前没有服用米非司酮或其他雌、孕激素抑制剂的患者作为对照B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ER、PR表达和MVC及面积的变化。结果:(1)A组、B组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标本中ER的阳性率分别为75%和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率分别为78.57%和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MVC(5个200倍视野)为(75.1±7.8)个,低于B组的(90.4±8.7)个(P(0.05);A组微血管面积为(783.3±54.2)μm2,低于B组的(2334.0±129.4)μm(2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抑制性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PR的表达;并可能通过降低PR的表达抑制病灶中血管的形成和减小血管的管径,从而减少病灶内的血液供应,发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天津市东丽医院产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