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表面抗体性质鉴定

Characterization of HBsAbs in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免疫室 [3] 德国Essen大学病毒研究所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肝炎表面抗体 隐匿性

摘要:
目的了解隐匿性HBV感染者抗-HBs的特性及其与HBsAg的结合能力。方法对2例抗HBs阳性的隐匿性HBV感染者进行长期随访,使用多种试剂盒对患者血清进行多次HBsAg检测,利用不同血清型HBsAg对患者血清进行中和反应,了解血清中抗体亚型情况。PCR扩增S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分析S基因变异情况,并将质粒转染HepG2细胞,取培养上清液及转染细胞分别混合进行HBsAg检测。使用患者血清及抗-HBs阳性血清(对照组)对部分HBsAg阳性克隆上清液进行中和反应。不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多种试剂盒进行的多次检测结果均表明患者血清HBsAg为阴性;HBsAg的3种不同血清型(adr、adw、ay)均能够中和患者血清中大部分抗HBs(82.1%~100.0%)。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13%~97.79%和92.04%~95.58%;培养上清液和转染细胞裂解液中HBsAg定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8.1%和59.3%,上清液/细胞裂解液比值分别为0.85和0.38。中和试验结果显示转染上清液中HBsAg定量较混合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可以检测到,而对照组检测不到HBsA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3.6和645.2,P值均(0.01)。结论抗-HBs阳性隐匿性HBV感染者体内HBsAg的抗原性及分泌能力有所下降,抗-HBs主要针对不同血清型HBsAg的共同表位,但可能与疫苗注射产生的抗HBs有所不同。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