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3.0T MR对肝豆状核变性颅脑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3.0T MR in brain lesion of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郑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诊断与介入中心 [3]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 颅脑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探讨3.0TMR肝豆状核变性(HLD)的颅脑MRI表现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1FLAIR、T2WI、T2FLAIR、DWI。分析颅脑异常MRI表现部位及临床体征,评估其临床相关性。结果 23例颅脑MRI均有异常发现,病灶呈稍长或长T1、稍长或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部分病灶呈低信号,DWI进展期病灶呈高信号。脑MRI异常信号发病部位依次为豆状核(21/23)、丘脑(19/23)、中脑(18/23)、内囊后肢(14/23)、桥脑(13/23,其中桥脑背侧、腹侧)、尾状核头(11/23)、齿状核(8/23)、小脑中脚(5/23)、额叶(5/23)、胼胝体压部(4/23)、枕叶(1/23),脑萎缩14例,且基底节、丘脑、中脑及齿状核多对称分布,形如"八字"或"展翅蝴蝶"样,MR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HLD颅脑MRI最具有特征性征象为双侧基底节、丘脑等对称性的异常信号,可广泛累及其他部位,多伴脑萎缩,而DWI可以反映进展期病灶情况,且受累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郑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