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作用时间下正弦波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效应

Effects of 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电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摘要:
目的探究15 Hz正弦波电磁场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方向分化的最佳时间窗。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将长势良好的第三代细胞,按照1×105个/孔接种细胞于3.5 cm细胞培养皿中,接种后第2天将所有培养皿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暴磁组,再按暴磁总天数分为A组(7 d)、B组(14 d)、C组(28 d),A组包括A0组(对照组)、A1组(暴磁每日1 h)、A2组(暴磁每日4 h)、A3组(暴磁每日8 h);B组包括B0组(对照组)、B1组(暴磁每日1 h)、B2组(暴磁每日4 h)、B3组(暴磁每日8 h);C组包括C0组(对照组)、C1组(暴磁每日1 h)、C2组(暴磁每日4 h)、C3组(暴磁每日8 h)。每批次细胞取自同一只老鼠,暴磁组置于15 Hz 1 mT正弦波电磁场中暴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MX2)、骨唾液酸蛋白(BSP)、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用茜素红染色方法比较各组钙结节分布;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比较各组RUNX2蛋白量的变化。结果 15 Hz正弦波电磁场刺激7 d可以体外诱导大鼠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以A2组的效应最为明显,并且以早期成骨指标RUNX2的效应最为突出;磁场刺激14 d后,则以B1组效用明显,并且以晚期成骨指标OPN的效应明显。Western Blot比较各组RUNX2蛋白量的变化,趋势相近。电磁场刺激14 d和28 d后,以B1组和C1组的钙结节量最多。结论 15 Hz正弦波电磁场诱导BMSCs成骨分化有明显的时间窗口效应;随着暴磁天数的增加,每天短时间(1 h)暴磁即可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