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汶川地震转运伤员创面感染的特点及治疗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wound infe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conveying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感染 救治 伤员 转运 创面

摘要: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转运外省创伤伤员创面感染的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对湖北省收治的84例汶川地震创伤伤员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伤员一般情况、创面感染、病原菌培养和药敏、救治效果等临床资料,并和同省其他转运伤员及未转运伤员的创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地震伤员受伤部位以体表、四肢和骨盆、头颈部为主;感染部位为四肢和骨盆4例、头面部2例、胸部1例、体表1例。四地全部送检380份病原菌,检出率为75.79%,其中G-菌占61.35%。转运伤员的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未转运伤员(36.36%比50.00%;χ2=21.40,P(0.01)。全部培养中,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6株(17.18%),阴沟肠杆菌44株(13.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株(13.19%),对37.06%的药物近乎完全耐药。结论地震伤员创面感染情况受到地域、伤情、急救措施的影响,转运伤员有着较高的混合感染率和病原菌耐药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