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无症状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报道1例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黄贝康复分院康复中心,深圳,51802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ISSN:

摘要:
病例资料 患者孔某,男,58岁,干部,因"四肢活动不利1月余"入住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诊断为:①脑梗死,双侧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②高血压病1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数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视网膜脱落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双侧偏瘫,左侧面舌瘫,双下肢无肿胀、疼痛,下肢皮温及体温均正常.人院后经常规查凝血功能正常,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立即停止双下肢被动活动训练,并嘱患者双下肢适当制动,给予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抗凝治疗,并监测凝血时间变化情况[8],定期复查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0 ~3.0.3d后复查凝血常规显示INR正常.1周后复查凝血功能显示INR为1.87,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侧静脉远心段血栓形成".此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已被部分溶解,病情好转,继续给予抗凝治疗.2周后再次复查凝血常规显示INR为2.01,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下肢血管未见血栓",停止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此时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基本消失,减少了发生再卒中及肺栓塞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接受下一步系统康复治疗.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黄贝康复分院康复中心,深圳,51802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