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作者: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出处:
ISSN:

摘要:
(正)自1886年Hirschsprung报告此病以及Swenson氏1947年首次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此病以来,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1-3]。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仍然尚未完全明确,但60多年前Swenson对此病病理特点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病变肠管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和相应的神经纤维肥大[1]。临床上的现实问题是,要想在术前从病理学上去证实这种病变仍然还缺乏可靠、有效和简便的方法。目前临床所开展具有较高诊断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仍然还是直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1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