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相关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factor of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resholds to locate the me-dian nerv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区域阻滞 经皮神经电刺激 超声 肘正中神经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PNS)定位肘正中神经与高分辨率超声实时影像的对比观察,判定影响PNS最小电流强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纳入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使用PNS电刺激笔在2Hz、0.2ms、初始电流强度3mA探头模式下定位肘正中神经,根据肌缩结果调整电流大小,记下引起肌缩反应的最小电流强度。随后,在PNS定位点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并记录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神经的直径、面积及周长。结果 PNS定位肘正中神经最小电流强度为(1.9±0.6)mA,肘正中神经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即神经深度为(6.1±1.7)mm。肘正中神经深度与最小电流强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神经深度)=0.359+0.135X1(最小电流强度),决定系数R2=0.251(P(0.01)。结论神经深度是决定最小电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最小电流强度大小与神经深度呈线性相关,提示PNS不仅能判定外周神经的位置,而且根据PNS测定的最小电流强度还有助于预判外周神经的深度以期减少穿刺操作盲目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