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研究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therapy in primary hemifacial spas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2] 浙江大学 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 [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 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5]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7] 西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9]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0]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1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偏侧面肌痉挛 治疗 A型肉毒毒素 横断面研究

摘要: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现状。方法自2012‐03‐01-2012‐08‐31,采用调查问卷结合临床检查和医疗记录的方式,对全国15个运动障碍病中心门诊就诊的1033例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起病年龄、病程、曾经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共有1003例资料完整病例最终纳入研究。结果在入组患者中,男∶女之比1∶1.8。起病年龄1592岁,平均(46.6±11.5)岁。起病高峰在4150岁,病程049年(中位病程6.0年)。BTX‐A注射(66.5%)、针灸(62.6%)和口服药(51.1%)是患者接受最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其中BTX‐A重复治疗比例最高(68.7%),针灸重复治疗的比例最低(1.6%)。BTX‐A治疗起效时间130d(中位数4d),疗效持续时间2128周(中位数16周),总有效率98.9%,严重度和功能中度以上改善率95.9%,显著改善率58.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角歪斜(22.0%)和闭眼困难(15.2%)。结论 BTX‐A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非手术治疗特发性偏侧面肌痉挛的方法 ,重复治疗比例最高。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