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三种心理服务模式下心理从业人员构成分析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Practitioners in Three Psychological Service Model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2]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3] 浙江传媒学院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理服务模式 从业人员 构成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人员的构成。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我国心理从业人员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15,平均年龄(36.60±7.74)岁。专业背景以医学背景最多,其次为心理学背景。55.3%的从业人员为本科学历,25.5%为硕士;中级职称(36.25%)最多,37.2%无职称;收入以中等收入为主。77.2%的从业人员持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54.3%为兼职;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91.1%有证书,43.5%为兼职。从业人员近一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均次数为2.7次,平均为51.9 h,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近一年继续教育时间最多。63.2%的从业人员工作有督导,其中督导师占15.5%,社会机构类中比例最低。结论:我国心理卫生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心理学背景人员增多,学历水平有较大提升,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仍然较低。三种不同类型的机构的从业人员水平不一,医院类相对较高,社会机构类相对较低。我国心理卫生行业的培训与督导系统不完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督导,尤其是对于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