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131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作者:
胡群[1]
*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儿科学系
儿童血液病专科
内科学系
血液内科
出处: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05):397-39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9X.2014.05.002
ISSN:
1673-419X
摘要:
(正)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群,根据遗传方式分为伴性隐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1]。该病患儿极易被漏诊或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从而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医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外有学者总结了对初诊为ITP患者6个月后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胡群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胡群.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05):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