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Passive mobilization for restoring hand function after surgical flexor tendon and ulnar nerve repai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屈肌腱修复 尺神经 康复 主动活动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88指)和对照组(27例、91指)。术后给予2组患者常规治疗;术后4周时,2组患者开始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运动。术后第12周,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周围神经感觉功能评价及肩臂手残疾问卷(DASH)对2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握力。结果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TAM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4种状态下的主动活动度[(56.08±11.05)°、(49.31±9.67)°、(32.50±8.10)°、(23.65±6.34)°]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握力百分比、神经修复后手功能及DASH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可促进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对患手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