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属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高发地区,儿童处于好发年龄段,且重型再障(SAA)所占比例较高,而先天性再障所占比例仅约为5%,故制定儿童获得性再障的临床诊疗指导建议意义重大[1-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于2014年推荐的《儿童获得性再障诊疗建议(简称:2014儿童再障建议)》[4],是在参考英国2009年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09版英国再障指南)》[2]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多年成果与经验之后,所制定的对于儿童再障规范诊治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指导文件.但《2014儿童再障建议》因受篇幅所限,某些细节难以详尽罗列,故本文在引用相关国际主流观点的基础上,对其中与临床诊治有关的重点内容进行适当展开与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