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疗

Treatment Experiences of Acute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after Sun’s Proced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微小肺不张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肺复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孙氏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RD)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8例,在深低温停循环(鼻温降至22℃)下行孙氏手术。A RD定义为术后72 h内发生的低氧血症(PaO2/FiO2≤150),除外术后心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血/气胸等因素引起的低氧血症。据此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组与术后呼吸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51例患者术后发生A RD ,发生率47%(51/108)。该组体质量指数、吸烟者比例及术中输血量均显著高于术后呼吸功能正常组(均 P<0.05)。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组采用较高PEEP的机械通气,行多次肺复张,更强的利尿脱水以及其他综合治疗。其中28例3 d内脱离呼吸机,12例5~7 d脱离呼吸机,11例因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 d行气管切开,院内死亡4例。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早期A RD发生率为47%。高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及术中大量输血是A RD发生的危险因素。适当的呼吸机治疗、肺复张,以及利尿脱水等综合治疗策略对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后ARD有较好的疗效。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