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胆管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etection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of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Cholangiocarcin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2]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结肠癌外科,国家临床肿瘤研究中心,癌症预防和治疗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胆管癌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 精氨酸酶

摘要:
目的研究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检测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5例胆管癌、10例胰腺癌、9例胆囊癌患者和25例同龄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MDSC的比例为(0.65±0.25)%,胆管癌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为(2.14±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胰腺癌组和胆囊癌组患者中MDSC的表达水平亦升高。MDSC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的临床分期相关,其中Ⅳ期胆管癌患者的MDSC水平最高。胆管癌患者术后的MDSC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MDSC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术后的病理分期无关。两种胆管癌细胞系(QBC939、TFK-1)体外均能诱导PBMC向MDSC的转化,且随着肿瘤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和健康对照组比,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发挥抑制功能的精氨酸酶活性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MDSC的比例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胆管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标记物。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