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比较不切开与切开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200065,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腕关节 骨折 软组织 并发症 骨板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切开与切开旋前方肌对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42例,女23例;年龄20 ~ 68岁,平均42.5岁.术中注意钻头轻缓穿透背侧骨皮质、增加腕背切线位透视精准螺钉长度,钢板放置不超越“分水岭”;65例患者术中有30例不切开旋前方肌(不切开组),骨折复位后钢板从旋前方肌下方插入;30例切开旋前方肌(切开组).术后从X线片及CT片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放置是否良好;术后6周、3个月比较不切开组患者与切开组患者在腕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度、握力、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腕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方面的差异. 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2.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X线片及CT片示骨折均有效愈合,钢板内固定位置良好,但两组各有1例患者的螺钉穿出背侧骨皮质.术后6周不切开组患者的VAS评分及DASH评分低于切开组,不切开组的前臂旋转范围、握力占健侧百分比高于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增加腕部背侧切线位透视可精准确定螺钉长度,减少伸肌腱损伤;不超越“分水岭”放置内固定物是减少屈肌腱损伤的关键,而旋前方肌的保留可有效保护屈肌腱,能更早恢复腕关节功能及缩短康复时间.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200065,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