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3.0T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在肾脏肿块型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肾脏肿块型病变,采用3.0T MR行b值=800 s/mm2 DWI检查,除肾囊肿(包括单纯囊肿及复杂囊肿)外,所有肿瘤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对病灶的DWI信号特点进行记录和分析,计算DWI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所有病灶的ADC值.结果 与癌周组织相比,肾细胞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doefficient,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透明细胞癌相比,肾透明细胞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肾盂癌、肾脓肿、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囊肿及肾细胞癌囊变区各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71,P=0.000),其中肾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肾盂癌组的ADC值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细胞癌及肾盂癌的ADC值统计学上均低于良性病变(肾脓肿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盂癌的ADC值最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ADC值最高.良性囊肿性病变及肾细胞癌囊变区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6,P=0.000).其中透明细胞癌临床各分期两两比较发现,Ⅰ期与Ⅲ、Ⅳ期及Ⅱ期与Ⅲ、Ⅳ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期及Ⅳ期的ADC值较低.结论 高b值DWI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准确率,结合量化分析ADC值能够更好的显示肾脏肿块的病变特征,在肾脏肿块的鉴别以及恶性程度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