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上海,200065
[2]第二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创伤中心,上海,200433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慢性感染
免疫阻断
摘要: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BV)慢性感染是引起我国人群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2002年我国大陆地区普种乙肝疫苗降低了HBV免疫儿童中的横向传播,而对垂直传播的作用有限,故垂直传播已经成为HBV慢性感染的最主要因素。在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孕妇外周血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106拷贝/mL)是发生HBV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内HBV感染较儿童期感染和成年HBV人群更易发生慢性HBV 感染。为了减少HBV 的垂直传播,需要对外周血HBeAg阳性、高HBV DNA水平的年轻孕妇在孕28周后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于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应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治疗。
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15GWZK080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敏,李自雄,路卫,等.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7):46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