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在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solated-check VEP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open-angle glauc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分离格栅模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分级

摘要:
目的评价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在原发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5例(85眼),其中早期青光眼39例(39眼),中晚期青光眼46例(46眼),正常人56例(56眼)。所有受试者均进行Humphery 30-Ⅱ中央30°视野(MS)及柯谛亚电生理仪分离格栅模式检查(定量检查,刺激对比度分别为8%、14%、22%、32%)、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CC)检查。结果早期青光眼平均8%SNR值小于1,中晚期青光眼平均8%及14%SNR值均小于1,早期及中晚期青光眼组梯度对比度刺激SNR值均显著小于正常(P(0.05)。ic-VEP SNR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CC)及视野检查的平均光度敏值(MS)呈正相关。在早期青光眼中,14%SNR与GCC及MS相关;在中晚期青光眼中,32%SNR与GCA及MS相关。早期POAG中,8%-SNR或14%-SN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2;中晚期POAG中,8%-SNR或14%-SN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7。在早期青光眼中,ic-VEP及视野分级的加权Kappa值为0.416;中晚期青光眼中,加权Kappa值为0.689。结论 ic-VEP在POAG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及灵敏度。不同时期青光眼中,GCC及MS和不同对比度刺激的ic-VEP SNR相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