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兔慢性泪囊炎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学研究

Methodology of a rabbit model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动物模型 泪器疾病 鼻泪管/病理 泪道阻塞

摘要:
背景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泪器感染性疾病,易复发,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关于在病变复发过程中究竟是感染因素还是泪道阻塞因素发挥主要作用仍存在争议,建立合理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但目前鲜见慢性泪囊炎的建立方法研究。目的探索建立兔慢性泪囊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为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诊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1只,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暂时泪道阻塞组采用质量分数10%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联合榄橄油溶液右鼻腔滴鼻诱导过敏性鼻炎造成暂时性泪道阻塞;永久泪道阻塞组由泪点注入0.15 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单纯细菌接种组由泪点注入1×107/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0.3 ml;暂时泪道阻塞+细菌组和永久泪道阻塞+细菌组分别在造成暂时性泪道阻塞和永久性泪道阻塞后次日由泪点注入1×107/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0.3 ml;正常对照组由兔泪点注入0.3 ml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 d、7 d观察动物出现慢性泪囊炎的眼部表现情况以判断造模成功率,行泪道冲洗观察泪道是否通畅,并行泪道CT造影检查是否发生泪道阻塞、阻塞部位以及阻塞程度;术后7 d行泪道和泪囊黏膜的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3个月,暂时泪道阻塞组、单纯细菌接种组、暂时泪道阻塞+细菌组和正常对照组无一例出现慢性泪囊炎表现,永久泪道阻塞组和永久泪道阻塞+细菌组分别有8只眼和9只眼出现慢性泪囊炎的症状和体征。泪道冲洗结果提示,永久泪道阻塞组和永久泪道阻塞+细菌组的慢性泪囊炎眼泪道冲洗不通畅,液体完全返流;泪道CT造影检查显示,兔鼻泪管阻塞部位为鼻泪管的远端,即鼻泪管骨内段与鼻内段的转折部位,并可见鼻泪管完全阻塞,阻塞处近端可见明显的鼻泪管扩张,阻塞处远端无明显的造影剂充盈;永久泪道阻塞组模型眼标本可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永久泪道阻塞+细菌组模型眼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暂时泪道阻塞组、单纯细菌组、暂时泪道阻塞+细菌组和正常对照组兔眼泪囊和泪道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异常,而永久泪道阻塞组和永久泪道阻塞+细菌组模型眼标本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增生性改变。结论泪道永久性阻塞是兔慢性泪囊炎动物模型建立的必要条件,在兔慢性泪囊炎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