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齿突游离小骨MSCT和MRI表现特点和临床诊断(附15例报道)

The MSCT and MRI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Os Odontoideum:A case series of 15 patient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CT/MR室 [2]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3]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4] 华中科技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游离齿突小骨 颈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游离齿突小骨(os odontoideum,OsO)少见,常常伴有环椎(C1)枢椎(C2)不稳、椎管狭窄、脊髓变性等。现回顾分析一组OsO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便于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我们医院2010年~2014年间搜集的15例OsO,全部病例行MSCT及三维重组和MRI。结果 MSCT及三维重组能显示OsO及骨皮质100%,小骨移位为93.3%,C2齿突基底部移位100%,椎管骨性狭窄100%,C1/2关节不稳100%,脊髓受压变细93.3%。MRI显示游离齿突小骨及骨皮质为80.0%,小骨移位为93.3%,C1/2关节不稳为100%,C2齿突基底部移为100%,脊髓受压为93.3%。MSCT及三维重组MSCT显示脊髓变性为0.0%,MRI则显示脊髓变性为100%,两者结果差别有显著性(P(0.00),二者上述其他结果则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MSCT和/或MRI能够诊断OsO,如在C2齿突之上发现有完整骨皮质的游离小骨。本组结果表明MSCT主要优点是显示小骨骨皮质好、显示微小小骨优于MRI,而MRI则显示脊髓受压变性明显优于MSCT,因此两者结合在诊断OsO、指导选择治疗方法上可互为补充。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CT/MR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