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临床康复路径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医疗成本效益的影响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for sub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2] 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康复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康复路径 运动功能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路径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医疗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平行随机对照方法,搜集早期康复治疗结束后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86例,其中15例患者在试验未开始前撤回知情同意书,14例患者出院失访,10例中途退出。最终有247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康复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接受标准化的康复流程干预及药物治疗,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周时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及改善程度;比较2组患者住院6周的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治疗6周后与治疗3周时的FMA和MBI评分增值以及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2组患者康复治疗3周时和治疗6周后的FMA评分增值和FMA评分改善程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其MBI评分增值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常规康复组FMA和MBI评分每增加1分与临床路径组相比,均需多花费2166元和1940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康复路径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ADL)能力,提高医疗成本-效益比。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2] 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