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4 年 ,Lemmel[1] 报道了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 ,JDD)压迫胆胰管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或胰腺炎 ,而不伴胆总管结石的疾病特征 ,称Lemmel综合征.根据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 ,Lemmel综合征又被称为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胰管综合征、壶腹旁憩室综合征、乳头旁憩室综合征等 ,其以间歇性黄疸、发热、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梗阻性黄疸少见的病因之一(约占0 .8% )[2 ] .随着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y , MSCT )、磁 共 振 胆 胰 管 成 像 (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和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技术的迅猛发展 ,既往被认为罕见的 Lemmel综合征病例报道逐年增多.但目前临床仍对其认识或重视不足 ,如何个体化、规范地选择诊疗方案尚待探讨 . 现将近年国内外Lemmel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归纳总结如下 ,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