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LSM和CAP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肝脏硬度测量值 受控衰减参数

摘要:
目的研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脏硬度测量值(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采用TE技术测定LSM、CAP。对比抗病毒治疗前后HBV DNA、LSM、CAP及ALT、AST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变化情况,分析LSM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126例患者治疗96周后完全应答85例,部分应答21例,无应答20例。抗病毒治疗24、48、96周,HBV DNA、ALT、AST、Ⅳ-C、HA、LSM、CAP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抗病毒治疗48、96周,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24周水平(P(0.05);抗病毒治疗96周,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48周水平(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值与HBV DNA、ALT、AST、Ⅳ-C、HA、CAP均呈正相关(r=0.624、0.421、0.511、0.698、0.752、0.260,P=0.000、0.005、0.000、0.000、0.000、0.003)。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LSM和CAP水平,可能与改善肝脏炎症相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