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妊娠过程中胎盘囊泡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意义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辅助生殖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市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胎盘囊泡 母胎界面免疫 子宫螺旋动脉重铸 子痫前期 生物标志物

摘要:
(正)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原核、真核生物释放的膜结合囊泡[1]。许多细胞类型,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ES)到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都可以产生并释放细胞外囊泡[2-4]。根据其物理特性和发生机制,EVs可以分为:外泌体、微颗粒和凋亡体。外泌体(exosomes,30~100 nm),是溶酶体中降解的多泡体转移到细胞表面,与细胞膜融合后以胞吐方式释放而得。微泡(microves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62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52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