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子宫下段厚度与术中子宫瘢痕情况的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Lower Uterine Segment Thickness and Uterine Scar Formation Assessed during Surgery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a Previous Cesarea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子宫下段瘢痕 厚度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孕晚期的子宫下段厚度,预测再次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瘢痕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根据厚度不同分为(1.0 mm、1.0~1.5 mm、1.5~2.0 mm、2.0~2.5 mm、2.5~3.0 mm及≥3.0 mm共6组,比较测量结果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Ⅱ级、Ⅲ级、Ⅳ级)的情况。结果:300例中,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病例69例(23%),其中2.5~3.0 mm组(4%)和≥3.0 mm组(4%)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比例明显低于(1.0 mm组(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2.0 mm组(26%)相比较,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mm 4组中任意一组在术中评估为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Ⅱ级、Ⅲ级的比例明显超过≥2.5 mm 2组中任意一组的比例,尤其在厚度(1.0 mm组且符合Ⅱ级时更为明显。结论:超声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2.5 mm,尤其是(1.0 mm的病例,术中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可能性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9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