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在公元前5世纪蒙医难陀所著《入胎经》认为“感思之心开窍于心”.华佗的《青囊秘录》中写道:“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中医“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等理论无不强调心理与心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之前只是停留在自发的经验主义,直至20世纪90年代,胡大一教授正式提出“双心(心理心脏)医学”,真正掀起了我国的“双心”热潮,与国外模式不同,他提倡心血管医护人员应接受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倡导心脏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疾病,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得到心脏心理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