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出处: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进展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
关系
摘要:
目的 了解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抽取5 536名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臂踝脉搏冲传导速度(baPWV)检测,将其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和baPWV信息完整的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者作为动脉硬化研究对象,并于2019年6月—2022年2月对其进行第2次baPWV测量,将其中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作为动脉硬化进展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的关系。结果 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有动脉硬化者854例(31.8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中,进展为动脉硬化者76例(20.43%)。2 683名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检者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为较差、一般和理想者分别为478人(17.81%)、1 292人(48.16%)和913人(34.03%);372例有2次baPWV测量值的基线非动脉硬化者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为较差、一般和理想者分别为51例(13.71%)、159例(42.74%)和162例(43.5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一般者和理想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分别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较差者的0.64倍(OR=0.64,95%CI=0.51~0.81)和0.28倍(OR=0.28,95%CI=0.21~0.37),进一步调整基线baPWV测量值,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理想者发生动脉硬化进展的风险为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较差者的0.29倍(OR=0.29,95%CI=0.11~0.73)。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评分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均呈负相关,通过早期干预改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可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3479;8207366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FB66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2646;
2020T13022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樊高杰,刘晴,毕嘉宁,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与动脉硬化及其进展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03):315-319.